2016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2015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与分析
    樊佳慧,张琛,卢恺,贺力霞,李娟
    2016(1):1--3.
    [摘要](1208) [HTML](0) [PDF 1.04 M](55)
    摘要:
    截至2015年底,中国内地共有22个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2 886 km,新增运营线路9条,新增运营里程347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给出2015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北京以18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586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
    2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序研究
    张凯,秦彬彬,刘用渗,张方舟
    2016(1):4--7.
    [摘要](663) [HTML](0) [PDF 1.08 M](60)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序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合理的建设时序方案不仅可以为城市的发展、城市交通的规划提供决策依据,而且可以拉动城市经济增长,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为了使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序更为合理,提出一种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序研究方法。首先筛选出轨道交通建设时序的5个指标,并通过对指标的分析提出量化公式,采用主观赋权法(9标度法)和客观赋权法(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从而确立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时序;然后以南京市轨道交通为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计算的结果与规划结果总体一致,在个别线路上能更好地表现出线路的问题。
    3  北京与上海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服务对比
    贺鹏,吴尚泽
    2016(1):8--13.
    [摘要](1183) [HTML](0) [PDF 29.64 M](64)
    摘要:
    通过对比北京和上海在城市规划建设、交通运营状况、城市轨道交通线网服务等方面的指标,结合各自在线网形态、线网密度、站点覆盖率、轨网与路网关系、重点功能区核心与轨网换乘中心契合度等方面的特点,通过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对我国后续其他城市开展线网规划,远景线网预留、敷设方式选择、线路长度选取、外围市域线与中心城轨网换乘衔接等敏感问题上的建议。
    4  城市轨道交通多交路运营线路通过能力损失及优化
    陈翠丽
    2016(1):14--17.
    [摘要](801) [HTML](0) [PDF 1.04 M](53)
    摘要:
    多交路运营是城市网络化轨道交通系统常采用的运营组织方式之一。本文针对多交路运营的特点,利用运行图铺画的方法详细分析了线路通过能力在单交路区段及双交路区段的损失值大小并归纳出计算公式;进一步结合计算公式分析了通过能力优化方法和实施过程,并分析了该方法在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5  兰州市轨道交通4号线速度目标值研究
    安轲
    2016(1):18--21.
    [摘要](650) [HTML](0) [PDF 5.14 M](96)
    摘要:
    速度目标值是市域快线的重要技术指标,它直接影响土建工程规模及设备系统的选择。以兰州轨道交通4号线为例研究分析如何选择速度目标值,根据现状公路旅行时间以及轨道交通线网对本线功能定位的要求,提出本线的时间目标值。对100、120、140 km/h等3种速度目标值方案从运行时间、站间距离、旅行速度、运行能耗、系统设备、环境影响和工程投资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推荐运营费用和投资较节省的10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6  重庆轨道交通规划编制体系探讨
    刘海洲,周涛
    2016(1):22--25.
    [摘要](729) [HTML](0) [PDF 1.90 M](50)
    摘要:
    分析现状重庆轨道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存在的问题,总结借鉴深圳、武汉、北京等地的轨道交通规划编制体系,对重庆轨道交通规划编制体系提出改进建议,提出将轨道线网规划纳入法定规划,完善各层次规划内容,在轨道线网控制性详细规划后,新增轨道车站详细规划流程环节,从规划层面控制车站出入口、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一体化衔接设施等,将轨道的用地控制向功能控制进行延伸,更好地保证轨道交通功能作用的发挥。
    7  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对项目综合效益的影响
    伍迪,王守清,梁伟
    2016(1):26--29.
    [摘要](543) [HTML](0) [PDF 153.85 M](97)
    摘要: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不同融资模式对项目综合效益影响的显著程度,为决策者进行融资模式比选提供参考依据。首先通过相关研究与项目报告识别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综合效益的29项指标,然后通过问卷调研,评估融资模式四要素对这些指标的影响程度,得出结论:运营主体要素对项目效益影响最显著,运营外收入和财务费用成本是最容易受融资模式影响的两项指标;政府部门在许多效益指标上高估了融资模式的作用,但总体上融资模式对项目综合效益具有显著影响。不仅为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选择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还可以为决策者在融资模式比选时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措施提供借鉴。
    8  基于Depthmap的地铁站换乘空间导向性优化设计
    胡斌,倪振杰,吕元
    2016(1):30--34.
    [摘要](727) [HTML](0) [PDF 12.85 M](68)
    摘要:
    以地铁为中心的综合一体化换乘中心日渐普遍,地铁站换乘空间导向性是影响换乘高效程度的重要因素。Depthmap作为空间句法分析软件,对空间具有独特的分析视角。首先,介绍空间句法相关知识及北京地铁白石桥南站的运行现状;其次,利用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建立模型,对平面中的流线组织、平面布局与节点设计采用空间句法参数分析,将难以用语言进行描述分析的地铁站换乘空间用空间句法的不同参数进行表达与评价;最后,以白石桥南站为例,基于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分析结果,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邻空间的有机整体连接、采用大尺度融通空间、重要节点设计吸引人流等优化设计策略。
    9  地铁站乘客换乘心理时间阈值研究
    刘正,薛元杰,王丹,张劭阳
    2016(1):35--37.
    [摘要](686) [HTML](0) [PDF 1.15 M](57)
    摘要:
    通过分析乘客在地铁换乘站的基本信息,采用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乘客换乘心理-空间时间的模型,最后对乘客换乘心理阈值时间进行模型演算。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大多数乘客而言,换乘心理时间阈值在5 min以内,而实际的空间时间为345 s。对改建或新建地铁换乘通道、安抚乘客心情等具有指导意义。
    10  基于客流的有轨电车发车时刻模型研究
    巴宇航,姜梅,郭孜政,陈崇双
    2016(1):38--41.
    [摘要](299) [HTML](0) [PDF 1.05 M](62)
    摘要:
    阐明国内现有对公共交通发车时刻表制定方法的相关研究计算复杂,未考虑影响运营的多重因素,针对城市有轨电车系统,提出一种以车站客流量为依据、不均匀的发车时刻模型。首先以有轨电车最大、最小满载率和发车间隔作为约束,兼顾运营企业收入与有轨电车系统对乘客的服务水平;然后以断面客流作为确定发车间隔的依据,得到有轨电车的全天发车时刻表;最后通过影响发车的随机波动因素对发车时刻进行校正。该方法在实践中较以往的方法更加容易执行。
    11  大直径盾构下穿机场高架桥风险控制研究
    彭华,李骥,梁玉,马文辉
    2016(1):42--46.
    [摘要](287) [HTML](0) [PDF 4.34 M](82)
    摘要:
    为了研究地铁大直径盾构穿越北京机场高架桥的风险控制技术,通过数值模拟软件建立大直径盾构穿越机场高架桥有限元模型;对不同既有桥梁结构加固方案对比分析,得出最优的加固措施,并通过数值模拟预测采取加固措施时既有高架桥结构的变形值。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及该工程实际掘进反馈信息,总结出盾构穿越中合理的掘进参数及控制技术。通过对监测数据的整理,分析既有结构的变形规律,将穿越过程中既有高架桥结构的变形分为4个时期,相关分析结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借鉴。
    12  北京地铁明挖车站典型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研究
    徐凌,张顶峰,张昊
    2016(1):47--50.
    [摘要](304) [HTML](0) [PDF 1.37 M](62)
    摘要:
    为研究明挖车站典型支护结构的变形规律,对北京地铁6号线二期7座砂性地层中分别采用围护桩+锚索、围护桩+钢支撑、地下连续墙+钢支撑3种支护形式的明挖车站深基坑变形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并与以往类似工程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围护桩+锚索、围护桩+钢支撑形式下的地表沉降在0.15%H以内(H为开挖深度),地下连续墙+钢支撑形式下的地表沉降在0.1%H以内,3种支护形式下的基坑外地表沉降最大值所在位置与基坑边的距离大致为0.5~0.7H,且沉降影响范围约为1.5H;3种支护形式下的桩顶水平位移在0.1%H以内;围护桩+锚索和地下连续墙+钢支撑形式下的桩(墙)体水平位移在0.1%H以内,围护桩+钢支撑形式下的桩(墙)体水平位移在0.15 %H以内,3种形式下基坑最大桩(墙)体水平位移所在深度分别为0.3~0.4H、0.4~0.7H及0.5H。
    13  现代有轨电车路基设计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徐文龙
    2016(1):51--54.
    [摘要](297) [HTML](0) [PDF 1.27 M](59)
    摘要:
    为保证有轨电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的要求,提出现代有轨电车一般路基工后沉降不应大于50 mm的标准;路基基床厚度采用1.2 m,桩顶垫层作为下挖式路堤基床底层的设计理念;认为路基基床底层填料的选择应与两侧道路相一致,同时对常规路基排水方案提出优化。表明路基工后沉降、路基本体填料的选择和厚度的确定、路基排水措施的有效性都是影响路基正常使用的关键因素。
    14  轨道精密三维测控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韩三琪
    2016(1):55--58.
    [摘要](284) [HTML](0) [PDF 196.61 M](77)
    摘要:
    介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轨道三维测控新技术,通过在地下控制测量中研究并应用自由测站三维边角测量新技术,实现控制点在施工与运营维护中的长久保存和使用,可显著提高地铁控制网的精度;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提出并应用轨道几何状态测量仪进行轨道精密测量,实现城市轨道测量的自动化与程序化,可提高轨道的初始平顺性;研究轨道基础控制网的测量与三维数据处理技术,并研发出自由测站三维边角网的数据采集与处理软件,该软件可实现数据采集与处理的一体化。该技术能够有效提高轨道测控的相对和绝对精度以及平顺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15  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支付方式现状及发展
    李道全
    2016(1):59--62.
    [摘要](328) [HTML](0) [PDF 2.59 M](59)
    摘要:
    为适应乘客日新月异的消费方式需求,立足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角度,从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支付方式的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出发,对AFC系统硬币支付方式、纸币支付方式、储值票支付方式、车票圈存支付方式、银行卡支付方式等多种应用方式进行研究,并对支付方式向扫二维码换票方式和手机支付方式发展进行说明,为城市轨道交通AFC系统多种支付方式提供解决方案。
    16  大众捷运车站供电可用度及可靠度分析
    黄四昌,郭逸凡
    2016(1):63--68.
    [摘要](314) [HTML](0) [PDF 1.60 M](55)
    摘要:
    首先建立大众捷运车站供电系统可用度模式,其次探讨供电到车站非必要负载(NEL)、必要负载(EL)以及维生负载(VL)的可用度和可靠度。当可用度不考虑维修能量时退化成可靠度。通过计算机仿真数值分析,结果表明:车站VL负载之可用度/可靠度最高,EL负载可用度/可靠度次之,NEL负载可用度/可靠度最低。
    17  基于LTE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综合承载系统
    戴克平,张艳兵,朱力,唐涛,赵红礼,蒋海林
    2016(1):69--74.
    [摘要](474) [HTML](0) [PDF 6.52 M](104)
    摘要:
    目前,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各项生产业务建设中,各种独立的车地通信系统之间存在严重的争抢频率资源问题;同时,独立建网造成轨道交通沿线缆线密集、结构复杂、设备多、投资大、运营成本高。为保证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迫切需要整合车地无线通信生产业务的承载需求,建立基于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频段的车地通信系统。利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LTE(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分时长期演进)技术,设计出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的城市轨道交通车地通信综合承载系统(LTE-M),在北京的国家铁道实验中心环形道进行全球第1个LTE-M系统的试验段测试。整个测试过程完全复制列车的实际运行场景,包括真实的车辆、设备以及高架、隧道等实际通信场景。大量的测试结果表明,所设计的LTE-M系统抗干扰能力强、综合承载能力强、频谱利用率高,能够满足轨道交通业务需求。LTE-M系统用于承载轨道交通综合业务,在保障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业务高可靠传输的同时,能够为CCTV(车辆视频监控)和PIS(乘客信息系统)等业务提供有效的传输通道。
    18  从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论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王波,贺方会
    2016(1):75--77.
    [摘要](275) [HTML](0) [PDF 918.57 K](66)
    摘要:
    分析轨道交通与综合交通系统的关系,重点从战略层面、方案构建层面以及规划接口层面对线网规划的工作要点进行探讨。其中,战略层面应明确轨道交通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功能定位,使得各交通方式形成合理的功能分工和衔接关系;方案层面应处理好与综合交通其他系统的网络衔接以及交通枢纽点的紧密衔接;规划接口层面要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应对后续综合交通一体化提出总体性要求。
    19  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规划体会
    李阳
    2016(1):78--81.
    [摘要](344) [HTML](0) [PDF 22.41 M](86)
    摘要:
    通过对昆明市、济南市的市域线网进行分析研究,阐明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规划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中关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总结市域线在功能定位、服务水平、技术标准等方面的本质特征,并就部分重点内容与市区线进行了对比,同时探讨了市域线站点设置、车辆最高速度选择的基本规律。表明城市轨道交通市域线规划首先应满足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中关于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通常以覆盖城镇发展主轴带的形式,主要服务于以中心城为核心的远距离出行。
    20  关于城市轨道交通用地规划与控制的思考
    于艳强
    2016(1):82--86.
    [摘要](267) [HTML](0) [PDF 1.25 M](54)
    摘要:
    阐述现行城市轨道交通用地控制技术标准及管理规定,总结各城市的普遍做法:在线网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划定“控制保护地界”来开展用地规划与控制工作。分析国内部分城市关于用地控制规划的编制情况,结合规划管理实施过程中反馈的问题,针对目前规划与控制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关于合理确定规划控制范围和分阶段落实用地的思考,希望能够为其他城市开展城市轨道交通用地规划与控制工作提供参考。
    21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特征分析在可研阶段的应用
    邓吉,赵亮,郑晓薇
    2016(1):87--91.
    [摘要](259) [HTML](0) [PDF 5.27 M](52)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是一项涉及众多专业、复杂程度高、综合性强的系统工程,为更准确地把握客流特征,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客流预测的主要内容,反映沿线区域特性的客流预测指标,包括高峰小时最大断面客流量、平均运距、换乘量及换乘系数、区域OD和客流不均衡性等,以长春北湖线一期和成都10号线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为例,从与上位规划的符合性、线路特点的一致性和对工程方案的指导性3个方面阐述多指标结合的客流特征分析方法。
    22  大中城市轻轨适用性探讨
    朱卫国
    2016(1):92--96.
    [摘要](284) [HTML](0) [PDF 4.43 M](83)
    摘要:
    通过轻轨与地铁、有轨电车、市域快轨的分析比较,进一步界定与“国办81号文”中轻轨概念相匹配的轻轨范畴。结合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及我国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批复建设情况,提出在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背景下,运量适中、造价较低的轻轨将是大、中城市轨道交通的选择,并分析目前轻轨推广存在的障碍以及轻轨技术的发展方向。
    23  现代有轨电车新区发展适用性研究
    贺方会,张杰
    2016(1):97--101.
    [摘要](268) [HTML](0) [PDF 15.65 M](89)
    摘要:
    分析国内现代有轨电车发展现状,说明城市新区发展有轨电车的意愿更高、实施力度更大。据此分析新区形成的根本及其发展多阶段性特点、空间结构特点、产业特点、目标特点,总结新区发展需求,从现代有轨电车的系统延展性、路面轨道系统、投资建设、环保特性等技术点落脚,比较有轨电车技术特点与新区特征需求两者间的契合性,总结现代有轨电车在新区发展的适用性,同时对新区有轨电车的网络规划、线路选线、系统设计及融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24  《地铁设计规范》与我国地铁建设的互动
    郑晓薇,延波
    2016(1):102--105.
    [摘要](259) [HTML](0) [PDF 1001.26 K](65)
    摘要:
    简述GB 50157《地铁设计规范》从制定到修订3个版次相对应的各时期我国地铁建设背景,分析各阶段规范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地铁建设的影响,从对规范的适用范围、协调性,到维护管理现状的思考,引申出未来维护周期,以及在下一轮修编时需要重点解决的方向性问题,抛砖引玉,以期获得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与积极参与,以利于规范在我国的地铁建设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25  新业态下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评估探讨
    朱卫国
    2016(1):106--108.
    [摘要](244) [HTML](0) [PDF 903.97 K](53)
    摘要:
    阐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评估是政府投资基础设施建设程序中的重要环节,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建设规划、省级发改部门审核可行性研究的背景下,认为评估机构需要正确定位、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进行评估,建立能够保障专业知识正确运用的评估管理机制,并且要抓住轨道交通行业的建设管理特点,明确各阶段评估重点,以真正发挥评估的作用。
    26  厦漳泉区域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研究
    顾静航
    2016(1):109--113.
    [摘要](407) [HTML](0) [PDF 5.56 M](98)
    摘要:
    通过分析厦漳泉区域地理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现有交通设施,认为区域具备一体化的基础。厦漳泉都市区是以覆盖中心城市及周边组团、服务于中长距离出行、以通勤和弹性客流为主的区域轨道。区域轨道线路围绕厦门开展规划,兼顾都市区及厦门市域快速出行功能,依据国内外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规划、建设、运营经验,在现有公路、铁路网络已实现厦漳泉城市群间点到点的直达交通联系前提下,推荐厦漳泉区域轨道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快线模式。在临近城市间1h可达的时间目标下,选择最高运行速度120 km/h的地铁车辆,开行多种运营交路及快慢车,分时分地满足客流需求,并提高乘车舒适度。区域快线宜尽早规划,修建时机取决于区域一体化的发展进程。
    27  绿色建筑理念在地铁节能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董书芸
    2016(1):114--117.
    [摘要](249) [HTML](0) [PDF 1.23 M](50)
    摘要:
    借鉴绿色建筑的理念,从规划节能、车辆节能、运营组织节能等方面分析地铁节能措施,提出节能的理念应从规划阶段渗透,设计阶段深化细化,以及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实施、落实,全面提高车辆的满载率,从而降低地铁的单位能耗。而这种理念的贯彻还需要有制度和规范的保证,地铁系统亟需建立健全“绿色地铁”的认证体系,从而推动地铁系统全寿命周期的节能、节材、节地、节水,更好地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8  美国城市轨道交通公共安全敏感信息管控探析
    陈燕申,陈思凯
    2016(1):118--123.
    [摘要](241) [HTML](0) [PDF 148.86 M](117)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信息发布受到社会高度关注,发布信息是一件困难的任务。美国政府从信息保护和不能披露的角度发布公共安全敏感信息(SSI)管控的系列法规。从关于SSI立法和定义、管理、分类形式、识别和认定、使用和控制进行解析,并给出使用和管理SSI的示例。美国联邦政府通过立法确定公共交通的公共安全敏感信息,显示美国政府完善的法制建设过程,启示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应进行城市轨道交通信息安全保护立法。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