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挑战与对策
    何 霖,方思源,梁强升
    2015(2):1--5.
    [摘要](841) [HTML](0) [PDF 1.24 M](46)
    摘要:
    讨论城市轨道交通从单线到网络化运营的过程,以及在网络化转型过程中运营管理所面临的内部、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和需要承受的巨大挑战。以广州地铁网络化运营的实践为切入点,系统分析网络化运营的特征、挑战,提出一些理念:创新网络化运营管理体制,注重员工业务技能、运营能力的提升,强化安全风险、设备质量管控,广泛应用信息化技术为运营管理保驾护航。系统阐述网络化运营的应对措施,以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运营的可持续发展。
    2  广州地铁网络化运营的维修管理精细化与信息化探索与实践
    李 红
    2015(2):6--10.
    [摘要](731) [HTML](0) [PDF 3.66 M](61)
    摘要:
    以广州地铁在大线网运营条件下维修管理的精细化与信息化建设实践为支撑,从使用信息化平台的角度出发,对城市轨道运营网络化后的资产维护维修支撑的必要性进行探讨;考虑具体的质量控制要求,提出在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维修管理的精细化与信息化建设的核心思路、主要环节与具体实现方式。
    3  广州地铁财务信息化管控与财务内控实践探索
    王 苹,万明滨,蒋磊
    2015(2):11--15.
    [摘要](908) [HTML](0) [PDF 1.90 M](50)
    摘要:
    结合集团企业管控模式的发展趋势,企业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阐述企业实施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优势及必要性,并联系广州地铁的既有经验,介绍资产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一套账”财务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资金集中管理、多维度的商业智能分析与决策支持体系五大集中管理手段,展示现代集团企业如何借助信息化建设实现财务集中管控目标,并对未来的财务管理信息化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4  广州地铁“四位一体”的全面预算管理研究
    王晓斌,王鉴,陈耀辉
    2015(2):16--20.
    [摘要](930) [HTML](0) [PDF 1.98 M](51)
    摘要:
    分析广州地铁“四位一体”的的面预算管理体系,该体系以战略为导向、全面预算管理为平台、绩效考评为目标、标准成本管理为手段。介绍全面预算管理在多元化集团的实践应用,以全面预算作为战略规划、成本管理、绩效管理的纽带,形成企业的闭环管理,探讨广州地铁在盈余筹划和中期预算方面的尝试,最后针对广州地铁全面预算的实践,提出未来提升的方向。
    5  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方法研究
    吕利民,李吴,温辛妍,谭荣标,邓智
    2015(2):21--25.
    [摘要](702) [HTML](0) [PDF 1.51 M](43)
    摘要:
    阐述城市轨道交通客流预测面临的问题,总结近年来提出的各种短期客流预测方法及主要设计思想。首先介绍短期客流预测的研究背景,然后分别从实时判断和实时预测2个维度介绍代表性的研究工作,对涉及的主要方法进行分类分析,最后进行各种算法的综合比较,并指出城市轨道交通短期客流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
    6  广州地铁六号线导向标识系统优化研究
    梁燕冰
    2015(2):26--28.
    [摘要](940) [HTML](0) [PDF 875.99 K](49)
    摘要:
    针对6号线导向标识系统,通过网络问卷与书面问卷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数据,采用适当的统计分析方法,进行评估和实践检验。调研结果表明,6号线导向标识系统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能有效地引导乘客快速、便捷地搭乘地铁出行。结合调研情况,提出6号线导向标识系统的四个提升方向,并有针对性制定优化整改策略。
    7  广州地铁检测设备综合标定线技术设计思路
    杨 毅,刘桂玲
    2015(2):29--32.
    [摘要](707) [HTML](0) [PDF 1.33 M](56)
    摘要:
    为规范广州地铁大型基础设施检测设备的运用,基于检测设备的配备规划情况,论证综合标定线设置的必要性。结合国内外检测技术设备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参考有关国家标准和铁路行业的技术文件,通过对各检测系统检测项目的分析,按照模拟真实检测环境的思路进行仿真技术设计,以验证检测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检出性能。可有效保证检测设备符合各项检测项目的技术指标要求,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同时,展望综合标定线的建设与运用,规划标定线建设的可行性方案,满足检测设备运用的标定需求。
    8  城市轨道交通环线运营模式研究与实践
    孙元广,郑 翔
    2015(2):33--37.
    [摘要](775) [HTML](0) [PDF 2.75 M](55)
    摘要: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环线的主要特征,对国内外主要城市环线的独立环线、勺型环线、共线环线、组合环线等运营形式进行介绍,拓展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环线的主要功能和对运营模式选择的启示。基于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环线的规划和设计的研究与实践,分析其工程概况、功能定位、线路特点及客流特征,介绍广州环线的配线设置方案,以单岛四线方案为主,辅以一岛一侧三线方案,并于车辆段对角位置设置单岛四线多列位停车线。着重研究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环线的运营模式,对内外环均衡发车方案、内外环均衡发车加大小交路方案、内外环不均衡发车方案进行综合对比,推荐采用内外环不均衡发车方案,并以均衡发车方案作为系统规模控制、均衡发车加大小交路方案作为突发客流应急备选方案。
    9  地铁隧道早晚通风模式优化研究
    王静伟,罗 辉,罗燕萍
    2015(2):38--40.
    [摘要](719) [HTML](0) [PDF 1.04 M](39)
    摘要:
    通过建立早晚通风计算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根据理论计算结果提出早晚通风节能模式。根据工程案例运行优化前后早晚通风模式的测试数据分析,建议取消晚通风模式,同时根据通风区段的长度,结合站间距进行组合,以减少参与模式的车站及风机的运行台数,并降低能耗。实践表明,早晚通风优化模式的节能效果明显,且能解决周边有敏感建筑车站的噪声问题。
    10  “地铁+物业”与城市用地规划结合模式研究
    聂华波,汪敏
    2015(2):41--44.
    [摘要](312) [HTML](0) [PDF 2.60 M](50)
    摘要:
    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国内外“地铁+物业”开发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分布、站点影响范围、轨道线网密度情况,提出武汉市轨道交通站点地下空间发展结构及武汉市“地铁+物业”空间分布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 “地铁+物业+换乘设施”三体合一的站点设计及规划控制要求,并以武汉市轨道交通2号线金银潭站作为实例进行研究分析。
    11  城市轨道交通商业业态配置研究
    田 勇,陈彩燕,张远飞,王朝晖,宋 平,杨琦峰
    2015(2):45--48.
    [摘要](375) [HTML](0) [PDF 1.08 M](58)
    摘要:
    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商业业态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无法将客流转化为商流、商业业态同质化、商业业态种类单一。结合商业业态的配置原则、配置手段及配置目标,提出影响商业业态配置的主要因素,包括对消费客流结构、消费需求及其消费心理行为进行分析,据此提出合理的政策建议,即营造良好的地铁商业环境,引导消费者改变观念,引进多种商业业态,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制度合理的营销策略,引导地铁客流转化为有效客流,建立地铁商业品牌,坚持地铁商业特色化发展,以促进城市轨道交通商业的发展。
    12  城市轨道站域综合体应对周边环境设计策略
    高长征,李保华,刘献韬
    2015(2):49--52.
    [摘要](387) [HTML](0) [PDF 1.83 M](44)
    摘要:
    在分析郑州市桐柏路、西三环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区位及周边环境的基础上,对轨道站域综合体进行分类;从轨道站域综合体的出入口近邻周边人流集散点、功能布局融合周边功能主体、空间界面巧借周边空间要素3个方面,探讨轨道站域综合体应对周边环境设计策略。
    13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信息一体化模型设计
    何跃齐,王路萍,徐 文,宋 毅
    2015(2):53--56.
    [摘要](387) [HTML](0) [PDF 1.09 M](46)
    摘要:
    从网络化发展需求出发,结合当前“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论述我国当前城市轨道交通从单线运营过渡到网络化运营过程中信息一体化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以天津地铁为例,给出信息一体化规划设计参考模型。一体化模型的设计,对于国内许多即将进入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城市在解决信息互联互通、数据挖掘利用问题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14  复曲线在地铁选线中的应用
    郄久霞
    2015(2):57--60.
    [摘要](420) [HTML](0) [PDF 2.60 M](47)
    摘要:
    阐明复曲线的概念及其在同向圆曲线间插入不完整缓和曲线的几何特性。在地铁选线中,通过综合比选分析,证明在地形条件受限的情况下采用复曲线可节省工程投资,阐述在土建施工结束后调线的特定情况下,地铁线路设置复曲线的设计思路。
    15  轨道交通曲线道岔加宽量及建筑限界设计
    陈 园
    2015(2):61--64.
    [摘要](486) [HTML](0) [PDF 2.83 M](49)
    摘要:
    轨道交通中道岔的技术性能及岔区的建筑限界设计直接影响运营组织效率和车辆运行安全,针对重庆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中应用曲线道岔的情况,依据曲线道岔参数及布置形式,利用图解法模拟车辆过岔过程,并进行加宽量计算,拟合出道岔区建筑限界的加宽量图,讨论曲线道岔区建筑限界加宽量的影响因素及计算方法,为岔区土建、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6  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时空演变建模研究
    邵星杰,张宁,邱华瑞
    2015(2):65--69.
    [摘要](323) [HTML](0) [PDF 1.86 M](51)
    摘要:
    在阐述轨道交通客流时空演变概念的基础上,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讨论不同层面微观客流演变的定义、意义以及模型构建方法。在时间演变规律上,分析不同主体和不同时间跨度的客流对运营的具体意义,结合实例分析适合不同主体和不同时间跨度的客流拟合模型;在客流空间演变规律上,讨论全线网站点客流OD演变的建模方法,通过实例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为轨道交通运营商分析客流时空特性提供参考。
    17  基于本体的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表示方法研究
    董皓,付义龙,黄启翔,何冀东
    2015(2):70--74.
    [摘要](392) [HTML](0) [PDF 1.29 M](54)
    摘要: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应急预案保存分散、查询不易、共享性差及计算机难以识别等缺点,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的综合应急预案与专项应急预案。以本体论作为理论支撑,建立应急预案本体类的层次结构与本体化的表示形式;基于既有文献所提出的搜索算法的不足,设计出基于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推理的应急预案搜索算法,并给出不同搜索参数相似度阈值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证实该算法的有效性。
    18  基于案例推理的地铁盾构风险评估方法
    汪青葆,卢 浩,张静,李 集,施烨辉
    2015(2):75--79.
    [摘要](360) [HTML](0) [PDF 2.05 M](44)
    摘要:
    针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估的现状及相关事故案例未能有效利用的问题,提出基于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CBR)的地铁盾构风险评估应用方法并展开研究。对地铁盾构施工风险评估案例表示方式和修改方法进行设计,并阐述在制定事故案例过程中如何进行案例的修改、调整和应用,为建立智能化的盾构风险评估辅助系统,对更贴近实际的风险评估方法作探索性尝试,指出该系统在实现过程中存在案例表示、相似案例检索、评估体系确定及案例库维护等方面的关键难点,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思路,为风险评估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与实现提供指导和借鉴。
    19  杭州地铁盾构穿越半断面硬岩技术探讨
    袁翔
    2015(2):80--83.
    [摘要](337) [HTML](0) [PDF 2.97 M](46)
    摘要:
    通过杭州地铁2号线杭发厂站—人民路站区间工程实践及分析研究,论述盾构在半断面硬岩穿越段进行刀盘刀具检修时,拉森钢板桩结合地层分层注浆加固、井点降水这种新施工工艺,在提高地层自立性、防水性方面的成效。阐述盾构穿越半断面岩层时导致刀具磨损的主要原因,并论述盾构进行相关施工工艺、措施改进后在减少刀盘刀具磨损、地面沉降控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
    20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物业开发消防设计
    韩 斌
    2015(2):84--88.
    [摘要](354) [HTML](0) [PDF 1.59 M](49)
    摘要:
    目前,以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为载体的地下物业开发建设的相关规范尚未出台,给设计、审查等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通过研究地下物业开发与轨道交通的各种结合方式,结合现行的国家规范及地方标准,分析探讨此种开发模式在消防设计中的客流构成、疏散方式、经营物品限定条件等不同于一般地下物业开发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消防自成体系、火灾信息互联、采用下沉式广场分隔、设置剪刀楼梯、自动扶梯有条件参与疏散等相关建议,使此种模式在设计、审查环节能够有据可依,提升消防设计的可靠性与可实施性,期盼与轨道交通结合的地下物业设计工作能够科学化、系统化、人性化地发展完善。
    21  反应位移法在明挖地铁车站抗震计算中的应用
    王平,杨其新,蒋雅君
    2015(2):89--93.
    [摘要](370) [HTML](0) [PDF 1.70 M](52)
    摘要:
    为研究不同计算模型的精确度及实用性,针对不同的反应位移法模型,以某明挖地铁车站为例,在不同地震作用下进行ANSYS建模计算,并与时程分析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不同模型对结构内力的影响。发现反应位移法比经典反应位移法计算复杂,结果偏差较大;强制反应位移法计算量最小,但在地震作用较大时精度较低;整体反应位移法精度高、计算量小,用于明挖地铁车站的抗震设计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计算精度。
    22  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变形规律研究
    江 华,江玉生,张晋勋,武福美
    2015(2):94--97.
    [摘要](370) [HTML](0) [PDF 1.22 M](50)
    摘要:
    以北京地铁14号线高家园站—京顺站区间大直径盾构隧道工程为背景,基于北京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监控系统开展地层变形监测试验,研究在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施工诱发的地层横向和纵向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直径盾构施工诱发地层变形规律总体符合Peck沉降曲线,但由于地层差异和施工控制等原因,沉降槽两侧并不完全对称,横向影响范围约为隧道两侧20 m,纵向影响范围约为盾体前后60 m,变形值在0~-25 mm之间;盾构通过和盾尾脱离管片时地层变形较大,两者之和通常大于总沉降的60%;同步注浆控制地层变形效果显著,但有一定时间的延滞,必须根据风险要求控制好浆液的凝结时间。
    23  简支结合梁无支架施工技术在轨道交通中的应用
    岳宗崇
    2015(2):98--101.
    [摘要](321) [HTML](0) [PDF 1.55 M](52)
    摘要:
    无支架施工技术是一种针对简支结合梁的较新颖的技术措施,其核心内容为钢梁整孔预制吊装和无支架现浇施工全桥桥面板。从核心技术研究入手,逐项分析无支架施工技术难题。采用分片制作、现场拼接钢梁的方案解决钢梁运输难题,通过分段浇筑混凝土桥面板达到合理控制钢梁应力的目的,从而实现轨道交通简支结合梁无支架施工。无支架施工技术可操作性强、效率高、工程投资少,是解决轨道交通桥梁跨越既有桥梁结构、铁路线网等恶劣施工工况条件的一条捷径,有望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简支结合梁的普及应用,为以后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实践经验。
    24  北京地铁9号道岔提高侧向容许通过速度的论证
    崔景阁
    2015(2):102--105.
    [摘要](343) [HTML](0) [PDF 1.02 M](50)
    摘要:
    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增长、人们出行频率的增加,国内各大城市地铁均提出缩小行车间隔、提高地铁运能的要求。减少发车时间间隔,加密行车间隔,必然要求提高车辆的折返能力,也就是需要提高道岔侧向的容许通过速度。在北京地铁部分既有线提高运能的研究中,对2种北京地铁常用的60 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侧向的容许通过速度进行分析,在确保列车安全运行的前提下,给出最大侧向通过速度,提出工程应用的注意事项和要求,为以后线路提高运能提供依据和借鉴。
    25  地铁车辆故障管理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
    禹建伟
    2015(2):106--108.
    [摘要](434) [HTML](0) [PDF 2.18 M](52)
    摘要:
    依托地铁车辆管理信息系统的故障模块,对地铁车辆各子系统的故障数据进行样本采集;运用统计学理论和城市轨道交通试运营基本条件运营指标计算方法,对地铁车辆故障率进行建模分析。地铁车辆故障管理分析系统在西安地铁各运营线路应用以来,取得良好的效果,为地铁车辆的运营和预防性检修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为运营车辆各系统故障率、晚点率、下线率、正线影响及可靠性评估提供科学的分析基础。
    26  地铁不同联络线信号系统站间联系分析
    杜时勇,郭 戬
    2015(2):109--111.
    [摘要](436) [HTML](0) [PDF 1.12 M](53)
    摘要:
    地铁运营常有列车转线作业需求,为此线路配线存在本线与其他地铁线路、本线与铁路线路设置联络线的情况。针对不同的联络线设置情况,地铁信号系统站间采取3种联系方式,包括设置安全线情况下的站联、联络线中部设置并置信号机分隔的站联、联络线岔尖分别设置信号机的站联。从信号系统站间联系的接口方式、接口信息、列车转线作业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给出3种联络线信号系统站间联系安全、可靠的接口方案。
    27  地铁电动客车维修策略探析
    路泽歆
    2015(2):112--116.
    [摘要](297) [HTML](0) [PDF 965.14 K](45)
    摘要:
    从车辆维护角度出发,论述车辆维修维护工作应在充分满足地铁列车安全运营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电动客车的利用率。对北京地铁4号线电动客车维修策略的制定方法进行剖析,通过对采购、设计、生产、维护、备件管理、人员架构6个环节的控制,使其相互关联、有机结合。4年多的实际应用表明,这套检修模式具有停修时间短、维修效率高等特点,可以有效减少线路配车数量,,也在安全运营的状态下实现了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管理。
    28  城市轨道交通无线宽带通信系统融合方案分析
    杨利强
    2015(2):117--120.
    [摘要](354) [HTML](0) [PDF 1.51 M](55)
    摘要: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传输系统主要采用独立建设的模式,不利于实现资源共享和降低建设成本。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无线通信建设现状和宽带无线通信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乘客信息系统、信号系统、无线调度系统等车地无线通信的业务功能需求。通过对无线宽带集群技术的分析,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实例,探讨基于分时长期演进(TD-LTE)平台实现“多网合一”无线传输的可行性,提出基于TD-LTE技术的无线通信系统融合解决方案,该方案主要包含控制中心、车站/车辆段、车载等3个子系统。
    29  构建地铁消防远程监控系统
    侯团增
    2015(2):121--125.
    [摘要](492) [HTML](0) [PDF 3.48 M](55)
    摘要:
    针对地铁线路的快速发展,提出依托轨道交通网络运营控制中心(NOCC)系统的网络信息资源构建地铁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构建城市地铁火灾报警系统(FAS)的信息网络,实现监控全市地铁FAS的实时运行状态,实现资源共享,实现地铁FAS深度集成的自动化管理;通过NOCC 系统的网络信息资源,使地铁消防远程监控系统功能更全面、更合理,系统造价更低,适应城市地铁消防远程监控系统战略发展的需要。
    30  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及特征研究
    苗彦英,张子栋
    2015(2):126--130.
    [摘要](491) [HTML](0) [PDF 1.73 M](77)
    摘要:
    介绍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的发展历史,按照系统制式将都市圈轨道交通划分为市郊铁路、地铁、单轨、导轨和有轨电车五类,并详细介绍各自的组成、功能、主要技术标准及客流量,最后总结提出了东京都市圈轨道交通在系统构成、线网形态、开发模式等方面的基本特征。
    31  新版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修订辑要与浅识
    周庆瑞
    2015(2):131--134.
    [摘要](435) [HTML](0) [PDF 2.75 M](48)
    摘要:
    结合新版国家标准《地铁设计规范》的修订工作,对其中重要及影响面较大的修订和补充规定以及一些有争议的技术要求进行介绍和分析,如调整设计年限执行的严格程度、增订车体与站台门之间的间隙规定、放宽线路最大坡度的规定、修订自动扶梯角度与配置量、地下结构放宽最大计算裂缝宽度允许值、增订站台处走行轨对地电压的规定、取消环保防护按距离要求的规定等。阐明关于车厢有效空余地板面积站立乘客密度、设置区间应急疏散平台等有争议的规定的处理方法,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使用。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