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砥砺奋进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强国梦
    施仲衡
    2018(1):1-3.
    [摘要](31) [HTML](0) [PDF 448.28 K](60)
    摘要:
    对城市轨道交通强国的内涵进行探讨,对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的成就进行总结,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提出轨道交通应提高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强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提出以运营为导向的互联互通轨道交通网络和多制式协调发展的理念;增强创新能力,实现城市轨道交通从国产化到自主化再到智能化的技术升级;城轨高铁比翼双飞闯世界,实施城轨交通从单项走出去到包括运营在内的全系统走出去;多规合一,实现引领城市发展,提高轨道交通沿线空间的综合利用效率,增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
    2  “十三五”城轨交通发展形势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包叙定
    2018(1):4-11.
    [摘要](31) [HTML](0) [PDF 1.54 M](104)
    摘要:
    通过调查研究,从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的全局和宏观视野层面,综合国家城镇化进程、社会汽车保有量和道路交通容量、国际大都市的公共交通承担出行比数据、中国特大型及大型城市的城轨交通规划和建设等多方面情况,全面、系统、深入地分析和阐述中国城轨交通发展的社会内在需求和环境背景;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规划、当代的前沿技术、城轨交通各种制式的适应性、行业技术发展以及地方财政和投融资模式等各种因素,深入分析中国城轨交通未来5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预估未来5年中国城轨交通发展的十大趋势,即:规模扩大化、发展差异化、结构网络化、制式多样化、行业标准化、系统智能化、技术自主化、资金多元化、市场国际化、地位战略化,并提出对策和策略,为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城轨交通发展提供重要参考与宝贵借鉴。
    3  轨道交通建设规划设计前瞻性研究
    俞光耀
    2018(1):12-15.
    [摘要](14) [HTML](0) [PDF 429.30 K](78)
    摘要:
    在分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轨道交通在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时应重视前瞻性、科学性。具体包括线网规划和设计标准两个方面,线网规划方面,提出线网规划阶段应统筹考虑轨道交通与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与综合交通相互融合、互通互补,并在线网规模、网络层次、运营组织与周边土地发展协调发展等方面适度超前;设计标准方面,提出应结合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特点,进一步完善、扩充轨道交通设计规范标准,以顺应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更好地实现轨道交通服务城市的价值。
    4  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与分析
    田时沫,鲁 放,杨 珂,刘 宇,雷丽霞,李若怡,张红健,杨瑞霞
    2018(1):16-20.
    [摘要](20) [HTML](0) [PDF 557.74 K](135)
    摘要:
    截至2017年底,中国内地共有33座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总长4 706 km,运营线路161条,其中新增运营线路32条(段),新增运营里程874 km。统计运营线路的名称、里程等情况,并对统计口径和特别情况予以说明(本文中的统计数字没有包含由国家铁路部门管理的324 km市域快轨线路)。给出2017年中国各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数量和里程排序。并对我国轨道交通总体发展情况做了简要分析。北京以22条线位居运营线路数量首位,上海以676 km位居运营总里程首位。预测到2018年底,运营总里程将接近6 000 km,运营城市数量达到36座。
    5  用户主导创新成就深圳地铁装备和运营服务国际领先
    简 炼
    2018(1):21-25.
    [摘要](8) [HTML](0) [PDF 473.36 K](66)
    摘要:
    20世纪90年代,我国部分大城市的地铁发展初期利用国外贷款,导致建设成本居高不下。1995年国家出台加强地铁设备国产化工作的政策,深圳地铁开始了设备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提出顶级需求,立足工程应用,主导自主创新,采用信息技术,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超越价值的装备创新路径。经过20年的发展,深圳地铁已经在地铁装备和运营服务方面实现国际领先,在信息化技术、安全自动控制水平、运营的安全可靠性、节能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并实现了维护费用降低、出口实现突破、运营服务优秀、运营成本低等成绩。其核心优势是创造了“用户主导创新”的理论和模式。
    6  “一带一路”全球化大潮下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再思考
    姜 波
    2018(1):26-44.
    [摘要](17) [HTML](0) [PDF 1.99 M](110)
    摘要:
    以“一带一路”战略为主线,总结中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近15年发展模式积累的成功经验,对取得的成果和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重新审视经济全球化大潮下网络时代轨道交通行业新的增长模式,探讨性地提出如何面向世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解决方案和行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首先提出中国轨道交通发展最大的优势是应用场景资源优势,并认为场景资源本身也是一种商业战略资源,网络时代场景资源的优势是“场景革命”实现轨道交通与互联网经济相结合,是未来以物联网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是实现轨道交通新增值服务收入来源的新的金矿。首次在轨道交通产业引入和运用网络经济中的一些新的商业概念和经济法则,如终端末端产业优势、边际效益递增、速度战胜规模、产业链聚集效应、应用场景优势、场景经济、物联网平台、新经济模式、高端制造业龙头企业等,为“一带一路”轨道交通的发展规划开创新的商业模式,提供新的工具、规划手段以及商业路径;通过对香港地铁在全球扩张和发展模式的案例分析,重新定义轨道交通产业高端制造业新的实体业态形式,发现产业终端侧的“后端产业前置”造就出的产业结构变更,产生新的运营商变身“总承包”的格局趋势;首次在轨道交通行业提出互联网经济形态中“边际效益递增”和产业链聚集“速度战胜规模”的双驱动发展模式;创造性地提出在政府主导下实现轨道交通产业“弯道超车”,以取得世界优势地位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商业模式和规划路径,并在政策层面和操作层面大胆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设想。最后,用网络时代“共享经济”和十九大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从场景经济、产业链覆盖、运营服务保障体系、客户价值和本地化实体等多个维度,定义和诠释什么是中国轨道交通的世界品牌,在全球范围推动包容、联动的发展模式,用中国经济成功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有效的“公共产品”。
    7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制式发展综述
    韩宝明,金天凤,方恒堃,鲁 放
    2018(1):45-50.
    [摘要](35) [HTML](0) [PDF 1.94 M](76)
    摘要:
    我国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的种类丰富,其中地铁系统制式比重较大。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多制式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我国多制式发展的线路统计、特色线路、主要优势等,认为还存在制式分类方法不完善、地铁占比过大、各种制式优势未能充分发挥、制式选择欠科学、运营维护复杂等主要问题,提出完善分类方法和标准、因地制宜做好制式选择、重视不同制式良好衔接、重视技术自主化问题等发展建议。
    8  全自动运行系统发展趋势及建议
    郜春海,王 伟,李 凯,贾庆东
    2018(1):51-57.
    [摘要](62) [HTML](0) [PDF 2.63 M](183)
    摘要:
    介绍全自动运行(FAO)系统的发展历程,通过分析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技术特点,阐明全自动运行是今后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的观点,并强调全自动运行是可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高可用、高可靠和高安全的先进技术。结合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国家示范工程——北京地铁燕房线的研究建设情况,分析说明自主化全自动运行系统的架构,以及与传统CBTC系统的区别。着重提出,必须通过制定与全自动运行系统相匹配的运营规则,并通过各专业系统设备自动联动控制,才可以充分发挥全自动运行系统的优势,显著节约人力和各项成本,从而提升轨道交通整体装备的可靠性水平。最后针对当前国内轨道交通快速发展的现状,提出在后续线路规划全自动运行系统时的多项建议:分步骤推进FAO线路的应用,首条线路可选择客流量较小的线路,待运营单位和乘客适应FAO后再逐步推广;进一步提高系统集成度,实现多专业联动控制,并设立独立的运营团队,从而更好地发挥FAO系统优势,真正为线路运营能力的提升做出贡献。
    9  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研究
    肖瑞金
    2018(1):58-66.
    [摘要](21) [HTML](0) [PDF 7.75 M](152)
    摘要:
    随着地铁全自动运行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完善适应全自动运行技术的车辆段工艺设计已成为当务之急。在总结北京、成都、哈尔滨、深圳、济南等城市的全自动运行车辆段设计实践的基础上,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总平面图和与全自动运行有关的设施的设计进行初步的探讨与研究。明确采用全自动运行技术后,都有哪些车辆段线路和设施受到影响,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对全自动运行地铁车辆段的防护分区原则、方法进行详细的研究,尤其明确了周月检线、转换轨、试车线、回转线等车场线的分区属性,对车辆段总平面图的设计有着实际的指导意义。对防护分区内的停车列检库、周月检库、洗车库、转换轨、试车线的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方法。分析地铁列车往返全自动运行区与非全自动运行区的各种工况,为信号系统设计和车辆段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10  Ⅱ型大城市轨道交通系统选型
    顾静航
    2018(1):67-72.
    [摘要](23) [HTML](0) [PDF 1.49 M](64)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继特大、超大城市之后,众多II型大城市加入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建设行列。分析城市特征和国家政策,认为II型大城市更适合发展中运量的轨道交通系统。对比国内各类中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的发展现状,筛选出Lb型车、高地板C型车、70%低地板C型车、跨座式单轨共4种拥有独立路权、以交通功能为主的轨道交通系统供II型大城市选择。从服务水平、道路适应性、环境适应性、系统拓展能力4个方面分析备选系统与II型城市的适应性。认为Lb型车和高地板C型车的单位运输效率较高,Lb型车和70%低地板C型车的道路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高地板C型车和70%低地板C型车网络化运营优势明显。以上4类系统能满足国内绝大多数II型大城市的交通需求,具体选型需结合城市特征和工程条件进一步分析。
    11  基于制约因素分析的高架地铁站形象设计
    胡 斌,韩 彪,张继菁,张 健
    2018(1):73-77.
    [摘要](26) [HTML](0) [PDF 2.04 M](72)
    摘要:
    随城市的不断扩大,高架地铁车站在郊区、新城区日渐普遍,其立面造型对城市环境影响也逐渐深入。首先结合案例从地域文化和站域环境外部制约因素分析,认为城市符号和周边环境面貌可作为形象设计灵感来源;其次从内部功能流线和后期运营角度,按照乘客及工作人员需求进行立体功能划分和模数化应用;最后结合北京8号线南延德茂站的设计实践,以北京地铁线路图为设计灵感来源,根据划分功能整体三段式设计,结合使用人员特征,设计出通透明亮,与环境融为一体的高架轨道交通型建筑。
    12  地铁车站预制装配新技术研究策略
    杨秀仁,黄美群
    2018(1):78-85.
    [摘要](9) [HTML](0) [PDF 4.11 M](101)
    摘要:
    结合国内首次在地铁车站工程中研究和成功应用预制装配技术的情况,对大型地下结构预制装配新技术研究策略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介绍国内外地下工程预制装配技术应用现状,分析预制装配技术应用于地面建筑和地下结构的不同特性,提出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关键技术及研究要点,并介绍取得的主要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
    13  国内带状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发展要点分析
    雷振国
    2018(1):86-91.
    [摘要](11) [HTML](0) [PDF 2.52 M](107)
    摘要:
    通过对带状城市存在的阻隔体特征、不均衡特征和轴向流特征进行研究,提出不同类型的轨道交通概念网络形态,进而分析该类型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中应重点关注的轴线通道数量问题,快慢行系统衔接问题,主干线、区域线的衔接问题以及与城市规划、建设的配套问题等。阐明带状城市发展轨道交通必要性强,迫切度较高,宜超前规划,循序渐进,同时轨道交通宜以中低运量、新型制式为主,以备同类城市借鉴。
    14  城市轨道交通环线分类及其设置条件
    贺 惜,魏丽英
    2018(1):92-98.
    [摘要](9) [HTML](0) [PDF 2.10 M](395)
    摘要:
    基于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环线的最新建设情况,按照功能和线路形态对环线分类归纳,分析不同类型环线的作用、特点、适用范围和设置条件,总结国内外环线规划建设经验。分析得出:独立环线是结构性环线的最主要形式,约占结构性环线总量的50%;国内以独立环线和组合环线为主,组合环线的内涵在国内有了极大丰富,并对比分析两者的区别及适用范围;独立环线适合强中心、各方向发展较为均衡的城市,组合环线适用于发展不均衡、环线周向出行不多或向心客流少、对环线分流截流功能需求不高的城市。
    15  基于时空拥挤度的地铁拥挤踩踏事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
    王 艳,彭 超,魏嘉池,游艺林
    2018(1):99-104.
    [摘要](27) [HTML](0) [PDF 1.15 M](104)
    摘要:
    为了有效避免地铁车站突发大客流造成的人员拥挤、踩踏等事故的发生,以时空拥挤度为理论支撑,以BIM(建筑信息模型)与RFID(无线射频识别)为技术支撑,设计地铁拥挤踩踏事故实时监测预警系统的架构、功能和工作流程,并提出其面临的挑战和研究建议。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对客流的实时准确监测和统计,实现参数化、可视化地反映人群聚集和运动状态,以及实现智能预警,有利于提高地铁管理层的安全管理水平。
    16  三开道岔用于折返时的养护维修技术难点
    张 军,吴勇国,王 帆
    2018(1):105-108.
    [摘要](28) [HTML](0) [PDF 1.20 M](140)
    摘要:
    三开道岔具有道岔区短,土建规模小的优势,为其他同类项目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提供了一种处理方式。根据天津地铁6号线三开道岔用于折返的实际情况,从转辙机的选型配杆、三开道岔密贴力调整、动作杆及表示杆连接销的检修等技术难点攻关,到工电配合时需重点注意的问题等方面入手,梳理三开道岔的养护维修重点部位与难点,尤其是转辙机的侧向尖轨2/4 mm的测试点位、室内继电器的检修周期、道岔开程调整以及转辙机表示缺口的调整等方面,就维护时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相关维护经验,供业内同行参考。
    17  板式轨道在地铁中的应用研究
    曹德志
    2018(1):109-114.
    [摘要](24) [HTML](0) [PDF 2.36 M](168)
    摘要:
    目前地铁轨道整体道床大部分采用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存在劳动环境差、安全隐患多、工人劳动强度大等诸多弊端。随着建筑工业化模式的不断推进,地铁整体道床采用工厂化预制,现场机械化装配技术将成为一种趋势,尤其是高速铁路板式轨道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地铁板式轨道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以上海地铁12号线370 m普通预制板轨道试验段施工为背景,在充分消化吸收高速铁路国产化CRTSⅢ型板式轨道施工技术基础上,结合地铁线形特征、空间特点和施工工装配置能力,提出地铁普通预制板合理的设计尺寸,并设计了地铁轨道基础控制网,开发地铁预制板轨道数字化精调和自密实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配置及灌注工艺,研究成果将促进地铁板式轨道的发展,可供类似地铁板式轨道设计和施工借鉴。
    18  轨道交通高架混凝土结构表面涂装方案的经济技术分析
    李明涛
    2018(1):115-122.
    [摘要](10) [HTML](0) [PDF 1.43 M](65)
    摘要:
    对轨道交通高架混凝土结构表面涂装方案,从耐久性和景观需求出发分析其必要性,从工程造价、防护效果、使用年限、耐久性等方面对其常用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并举例说明其在两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实践。分析表明: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表面涂装主要是基于提高耐久性和城市景观的需求;表面涂装方案应纳入高架景观专题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建议选用耐久性使用年限长的涂装方案,其中水性涂料涂装方案施工简单、性价比高、安全环保。
    19  全自动运行系统地铁车辆关键技术
    李 猛,张艳兵,徐成永,郭泽阔
    2018(1):123-128.
    [摘要](64) [HTML](0) [PDF 2.35 M](164)
    摘要:
    全自动运行(FAO)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化的最高等级,其关键技术包括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的土建和设备系统,其中全自动运行设备系统包括车辆、信号、通信、综合监控、站台门等关键技术。从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铁路应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与控制系统》(IEC62290)对城市轨道交通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功能需求出发,描述全自动运行系统功能需求及运营场景下的运营流程,针对完成此功能需求及运营流程的条件下,对适用于全自动运行系统的地铁车辆关键技术进行逐一论述。从监控轨道出发,列车需具备障碍物和脱轨检测功能,并具备将此信息上传至调度中心的功能;从监控乘客出发,列车需具备车门、站台门故障对位隔离功能,具备远程车辆广播、车门状态上报等功能;从监控列车出发,列车需增加自动唤醒、自动休眠装置。此外,列车关键子系统设备应采用多重冗余,以提升列车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20  新一代智慧型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创新理念与实践
    刘 建,刘志刚
    2018(1):129-135.
    [摘要](15) [HTML](0) [PDF 2.59 M](107)
    摘要: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的技术需求和存在的问题,从创新源头出发,提出“以简化系统结构、提高供电品质、降低综合造价、减少使用维护成本为系统集成优化目标”的创新理念和发展思路,基于以高速动车和电力机车“四象限变流器”为核心的关键技术,提出一种集系统节能、提高供电品质、补偿功率因数、在线自动融冰于一体的新一代智慧型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并提出基于大数据的功率谱概念和分析方法。介绍关键核心技术、智能故障诊断及关键部件寿命预测技术,为优化系统设计及维护使用提供技术支持。讨论新一代牵引供电系统的几个重要技术策略及其实现方案,为进一步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21  新一代智慧型牵引供电系统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
    张 钢,刘志刚,魏 路,牟富强
    2018(1):136-142.
    [摘要](34) [HTML](0) [PDF 3.28 M](75)
    摘要:
    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存在的系统复杂、设备种类多、再生制动能量浪费等问题,介绍新一代智慧型牵引供电系统及其显著技术特征。新一代智慧型牵引供电系统具备大功率四象限变流、混合式牵引供电、分散式无功补偿、分布式协同吸收、在线智能融冰、故障诊断及剩余寿命预测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并且根据应用需要,主电路可采用多种典型应用方案。最后给出目前在北京、郑州等城市已经取得的一些工程应用成果,为进一步全面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22  基于动态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能耗分析
    贺力霞,韩宝明,李得伟,周玮腾
    2018(1):143-148.
    [摘要](38) [HTML](0) [PDF 1.54 M](128)
    摘要:
    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的不断增长使得能源消耗越来越大,在此背景下,从动态客流层面研究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能耗对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建立一个基于动态客流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牵引能耗算法流程,通过研究动态客流对列车牵引能耗的影响,初步得到动态客流和列车牵引能耗的耦合机理。以广州地铁某线路区段为例,利用城轨列车运行计算模拟实验系统进行算例分析,以动态客流为x变量,牵引时分为y变量,牵引能耗为z变量,并利用Matlab对570组模拟实验数据进行多项式拟合,并对动态客流进行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列车牵引能耗随着客流的增大呈线性增长关系。
    23  地铁站台门系统设备健康管理研究与应用
    夏景辉,陈昌进,曲泽超,张 振
    2018(1):149-153.
    [摘要](43) [HTML](0) [PDF 830.82 K](154)
    摘要:
    综合研究地铁机电设备运行特性,实现从被动故障修和计划修向主动智能状态修的跨越。提出一种地铁机电设备健康管理评价方法,通过失效实验验证机电设备状态量的门槛阈值,利用数学模型对设备状态进行量化,并基于状态量健康指标评判设备状态的优劣。在此基础上,运用MATLAB拟合时间与设备健康指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模型,求解并预测设备健康状态及维护时间节点,对科学规划设备检修周期、提前预判设备状态具有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指导意义。研制设备状态量智能采集装置,通过上位机实时计算验证、预判,并在郑州地铁1号线进行充分验证,达到预期效果。
    24  现代有轨电车嵌入式轨道板的研究与设计
    陈 鹏,刘 薇,杨 刚
    2018(1):154-159.
    [摘要](8) [HTML](0) [PDF 1.25 M](114)
    摘要:
    针对现代有轨电车建设周期短、景观要求高等特点,结合工程设计需求,研发了一种新型的现代有轨电车预制道床板轨道结构系统,此类结构采用高分子材料连接钢轨和道床,替代了传统扣件,突破了传统的有轨电车现浇道床的结构形式。对此新型轨道结构的组成及设计理论进行研究,室内试验及线上测试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安全可靠,施工进度快,绝缘性好,并具有一定的降噪性能,为后续有轨电车轨道系统设计方案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参考。
    25  台北捷运线网规划及便捷设计理念
    王英杰,焦彬洋,毛云霄,姚忠达,徐田坤
    2018(1):160-167.
    [摘要](19) [HTML](0) [PDF 4.32 M](84)
    摘要:
    介绍台北捷运既有运营线网、运营成果及未来线网规划,重点分析车站换乘设计及开发特点,发现在投资等条件允许的前提下,优先选用双线同台双层平行换乘设计理念,可以大大提高换乘效率;以捷运车站和地下街为基础开发多元化附加产业,不仅增加盈余,还可向乘客提供多元化服务。随后介绍台北捷运的运营计划、多种票务制度以及人性化设计细节,指出多种交通方式间的“转乘优惠”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最后结合台北捷运的便捷设计理念,提出大陆城市轨道交通在换乘车站设计、多元化附加产业开发、人性化设计细节等方面的建议。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