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6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城轨交通快速发展引发的隐性债务风险及对策研究
    边颜东,王 冠
    2018(6):1-3.
    [摘要](5) [HTML](0) [PDF 566.01 K](53)
    摘要: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巨额投资以及政府主导的投融资模式,也带来了巨大的债务。一些城市由于盲目建设、出资责任未落实及未考虑财务长期可持续等原因,引发了隐性债务风险。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形成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的主要表现,根据当前国家高质量发展和防风险等要求,为避免债务风险进一步扩大,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及措施,因而提出量力而行实施项目、加快改革降低成本、完善政策落实责任、严格程序加强评估等政策建议。
    2  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现状与发展建议
    吕培印,刘 淼
    2018(6):4-12.
    [摘要](2) [HTML](0) [PDF 717.65 K](37)
    摘要:
    结合国内主要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安全风险管理开展情况,概括总结现行的管理模式及实施细节,分析安全风险体系建设、安全意识及保障能力、灾变机理、动态预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行业发展方向,相关成果可为建设管理者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保证工程安全质量提供借鉴。
    3  基于多监测及预警要素的地铁工程安全风险量化评估方法
    徐耀德,祝建勋,郭 涛
    2018(6):13-17.
    [摘要](0) [HTML](0) [PDF 737.73 K](24)
    摘要:
    通过对地铁基坑隧道工程各监测项目实测数据及其预警指标、预警数量等多项因素进行挖掘和综合分析,研究建立一种基于多因素权重矩阵分析法的工程安全风险状态量化评估方法,克服当前监测预警多、风险评判定性为主的工程安全风险状态局限性,填补工程安全风险动态及定量化评估的空白,提升工程预警及安全风险状态判别的合理性、及时性和智能化。将该方法应用于某工程中,有效并及时地指导地铁基坑隧道工程施工中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预警响应及处置工作,提高地铁工程的安全风险预控效果及管理水平。
    4  城轨交通附属工程安全风险统计分析及管控对策
    夏成华,吕培印
    2018(6):18-23.
    [摘要](0) [HTML](0) [PDF 2.59 M](29)
    摘要:
    与主体工程相比,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工程具有自身的风险特点,往往事故多发且容易被人们忽视。收集整理近年来国内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工程在建设过程所出现的部分事故案例,按照事故发生部位、事故类型、事故发生年份以及附属工程施工工法等多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总结事故发生规律。从客观与主观、技术与管理等多角度对附属工程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为拟定风险控制对策明确方向。探讨说明附属工程主要风险预控要点,提出开工前环境核查、设计施工方案优化、利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完善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等安全风险控制对策,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附属工程安全风险管控提供借鉴与参考。
    5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机制实践
    刘 淼,唐明明
    2018(6):24-30.
    [摘要](0) [HTML](0) [PDF 1.93 M](28)
    摘要:
    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是国家和政府在安全生产领域的重要决策部署,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事故特征以及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行业内安全风险管理和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现状以及多种方法、分类实施的指导思想,提出针对不同施工阶段、不同施工环节、不同施工工种的双机制防控的具体实践方案,同时探讨提出轨道交通行业双机制建设实施关键点及相关建议,相关研究结论可为轨道交通建设城市双机制落地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6  福州轨道交通建设安全管控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庄全贵
    2018(6):31-39.
    [摘要](2) [HTML](0) [PDF 5.67 M](36)
    摘要:
    福州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复杂的地质、环境条件以及众多工种施工的交叉作业和人员活动,给安全生产带来挑战。针对建设全过程安全管控的具体业务关系和需求分析,梳理和固化工作岗位、职责、流程、响应、整改等安全管理的事项和要求,强化对管控过程的追溯和考核管理。研究信息平台的业务需求、平台架构、网络拓扑、功能模块、数据库设计方法和实现思路,利用Ssm框架、Quartz框架、Encache技术以及SQL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基于B/S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安全管控信息系统,应用于在建的5条线路。信息平台的应用,可实现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和精细化,极大地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7  青岛地铁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研究
    宋 帅,刘方克,米保伟
    2018(6):40-44.
    [摘要](0) [HTML](0) [PDF 542.30 K](47)
    摘要:
    依据地铁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要求,结合近年来青岛地铁工程建设隐患排查治理体系构建情况,着重阐述如何建立合理的政府监管方式和三级管控管理模式,如何推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隐患管控制度;如何将隐患排查依据、排查人员、排查过程及监督考核标准化管理;详细介绍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研发目标、功能及其创新点。本研究可为新建城市、多模式建设城市和其他行业工程建设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构建提供借鉴。
    8  城市轨道交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
    王玉博,潘 路
    2018(6):45-54.
    [摘要](0) [HTML](0) [PDF 3.59 M](32)
    摘要:
    以城市轨道交通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业务为基础,对需求进行分析梳理,同时对信息系统设计方式进行阐述,利用SSM框架、Quartz框架、EhCache技术以及SQLServer数据库技术,设计开发实现基于B/S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最终结合信息化手段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的应用,采用最新的技术手段,通过大数据技术,分析隐患分布规律,对隐患实行“分级管控”及PDCA闭环管理,使隐患过程可追溯,达到隐患工作排查标准化、手段智能化、治理科学化、流程精细化的目的,为轨道交通建设保驾护航。
    9  轻轨交通审批与建管的法规标准研究——轻轨之法
    周 敏,李 颖,于松伟
    2018(6):55-65.
    [摘要](3) [HTML](0) [PDF 602.72 K](32)
    摘要:
    对比地铁,指出轻轨和有轨电车在立项审批、规划设计、运营安全方面存在法规缺失和标准薄弱等问题。由于轻轨和有轨电车概念不清晰,在立项审批上,轻轨和有轨电车的审批权限不够明确,各地有轨电车立项审批的要求、要件不一致;在规划设计方面,部分新型轨道交通以及以C型车为基础的轻轨系统规划设计标准尚有缺失;在运营安全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尚无专门针对有轨电车和轻轨方面的条例。建议在轻轨概念分级分类的基础上,划分审批权限和申报程序;补充有轨电车线网规划编制标准和新型轨道交通的设计标准,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补充轻轨和有轨电车运营安全等方面的立法以及相关管理办法。
    10  悬挂式单轨交通线路设计
    李 涛,余浩伟,姜 梅
    2018(6):66-71.
    [摘要](0) [HTML](0) [PDF 1.03 M](22)
    摘要:
    在从事贵州黔东南、成都大邑、陕西韩城等地多个悬挂式单轨交通项目的设计基础及实践经验上,对悬挂式单轨交通线路技术标准进行分析。通过理论计算,明确线路标准的数据及参数。对不同地段线路平面、纵断面设计方法进行总结,提出在路中、路侧、沿河及地下敷设等线路的布置形式。同时,对应着重考虑的因素,线路设计中的特殊问题以及优化设计的建议进行论述,提出在平面与纵断面组合设计时的注意事项,供业内人士在类似项目设计中参考。
    11  几种非正常工况下的车辆限界计算
    邹建军,黄志辉
    2018(6):72-77.
    [摘要](0) [HTML](0) [PDF 640.76 K](28)
    摘要:
    以地铁车辆限界标准为基础,以某地铁工程车为例,对例举的3种非正常工况下的车辆动态包络线进行计算,并对结果采用图形对比的方式进行了比较,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在非正常工况下需要更大的车辆限界。为车辆在运行过程中,出现非正常工况时,车辆是否会超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今后对非正常工况下的车辆限界计算提供一种参考,保障车辆运行安全。
    12  利用MATLAB计算地铁线路曲线地段限界的加宽范围及加宽量
    张 徐
    2018(6):78-84.
    [摘要](4) [HTML](0) [PDF 1.30 M](38)
    摘要:
    地铁线路限界设计是保证地铁车辆安全运行的关键技术。合理精确的限界设计可以减少土建投资,节约成本。其中,相对于直线地段,曲线地段的限界加宽量计算相对复杂,方法也不尽相同。通过分析地铁车辆在圆曲线、缓和曲线以及曲线过渡段的限界加宽量,利用MATLAB编写相应的程序,进一步简化地铁线路曲线地段限界的计算。
    13  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服务效果策划与应用
    马伊磊,倪桂明
    2018(6):85-90.
    [摘要](3) [HTML](0) [PDF 768.78 K](32)
    摘要:
    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有问题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指出城市轨道交通需要充分考虑轨道交通出行者个性需求和更多相关利益者的服务需求,才能实现轨道交通与城市融合发展,提升城市轨道交通服务水平。通过分析现有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论述开展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服务效果策划工作的必要性,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运行服务效果策划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并在乌鲁木齐城市轨道交通1号线中成功应用,可为其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所借鉴和参考。
    14  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关键问题研究
    聂华波,许天会
    2018(6):91-96.
    [摘要](0) [HTML](0) [PDF 2.60 M](25)
    摘要:
    对国内外主城与新城衔接的新城区(郊区)轨道线特征及交通功能等因素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武汉市及国内外典型城市新城区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经验,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关键问题做深入研究。提出对新城区轨道交通线路规划中与其他不同层次轨道线网功能及技术标准的衔接关系;与新城区发展应注重以轨道交通引领新城区协同发展,与城市空间结构高度契合关系;新城区轨道线路走向应沿预测主要客流走廊,串联新城区商业、交通枢纽等大型客流集散点,以缓解开通初期普遍面临客流量增长缓慢,客运强度偏低的问题。
    15  轨道交通与快速路共路由敷设方案的一体化研究
    郑小康
    2018(6):97-104.
    [摘要](0) [HTML](0) [PDF 1.92 M](25)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土地紧缺、环境污染、交通堵塞等已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基于目前城市快速路与轨道交通的持续建设,有限的廊道会导致城市快速路与轨道交通最终选择同一路由,随着轨道交通、快速路网络的发展,一体化的建设模式将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根据快速路与轨道交通不同的敷设方式,分析轨道交通区间、车站与快速路在同一廊道布置存在的问题,以温州市快速路与轨道交通项目的研究为依托,就快速路与轨道线路一体化方案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较为合理的共建方案,为今后的两大工程一体化的建设提供指导。
    16  地铁道岔尖轨线型复核及矫正
    张士德
    2018(6):105-109.
    [摘要](3) [HTML](0) [PDF 757.43 K](52)
    摘要:
    地铁道岔尖轨是道岔实现转换功能的主要部件之一,尖轨线型不良不仅使列车产生晃动,也会影响与基本轨的正常靠贴和自由状态平面位置。尖轨与基本轨靠贴时存在离缝、卡阻和尖轨原始位置不准,会使尖轨失去稳定刚度和增大道岔锁闭“框动”、转换动力以及出现转换反弹现象,继而恶化通号转辙设备的工况,影响道岔的正常使用。由此,轨道专业人士应高度重视尖轨的线型控制。在实践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尖轨从生产制造、运输、存放、上道使用过程中线型发生不良变化的成因,提出相应对策措施;并介绍尖轨线型的检测复核和矫正手段。其中,首次倡导“一弦矢距法”检测复核整根尖轨线型的现状,特别针对曲线型尖轨,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一弦”条件下尖轨各检测点理论矢距值,为尖轨上道前进行预矫正提供了依据,这对地铁停运后的有限时间天窗内圆满完成尖轨更换作业意义重大。
    17  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接口标准化
    陆艮峰,徐宏伟,梁 奕
    2018(6):110-114.
    [摘要](4) [HTML](0) [PDF 550.49 K](33)
    摘要:
    针对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综合监控系统与子系统间通信接口方面存在的接口方式多样、标准化程度低、开发调试任务重等问题,分析接口工作过程以及接口规范的重要性,提出通信接口规范标准化理念和必要性。根据子系统通信数据流的特点将接口数据类型分为基于点和基于过程的数据,并对各种类型子系统接口进行归类描述。结合目前已经运行的3种典型的综合监控和CCTV子系统通信接口案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XML语言协议因具备自描述性、内容和形式分离、结构清晰和扩展性强等特点,在基于过程数据通信接口中优势明显,建议作为相关子系统接口标准化的首选方案。
    18  高寒地区地铁隧道沉降规律研究
    王家琛,赵建昌,刘欣洋,刘伟伟
    2018(6):115-121.
    [摘要](0) [HTML](0) [PDF 878.00 K](24)
    摘要:
    以哈尔滨地铁3号线湘会暗挖区间右线隧道施工监测为背景,通过对地铁施工过程中地表沉降监测点和拱顶沉降监测点累计沉降值的分析,总结哈尔滨地铁在隧道开挖过程中地表沉降和拱顶沉降的变化规律。发现隧道开挖过程中纵向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上台阶掌子面通过监测断面前1.6 B(B为洞宽)到通过监测断面后4.8 B范围内,并对比冻融对地表沉降造成的影响;横向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距隧道中心线两侧3.2 B范围内,给出横向地表沉降数学表达式并计算出沉降槽宽度参数建议值为k = 0.78,其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隧道内拱顶沉降主要发生在上台阶掌子面通过监测点前1.6 B到通过监测点后3.2 B范围内;隧道内初期支护体系的设置对控制拱顶沉降有明显作用。
    19  MJS工法在砂卵石地层盾构近距离下穿运营地铁隧道的应用
    周 朋
    2018(6):122-128.
    [摘要](2) [HTML](0) [PDF 2.96 M](34)
    摘要:
    依托在建长沙轨道交通4号线盾构区间,对砂卵石复杂地层下穿既有2号线运营区间预加固保护措施进行研究,并对多种预加固方案综合比选,最终采用MJS(全方位高压旋喷加固)工法对既有2号线进行预加固保护。工程实践表明,MJS工法水平加固过程中,既有2号线变形可控,最大变形约7 mm,加固体强度可达5~8 MPa,确保了4号线盾构穿越过程中既有区间的运营安全。这是国内首次在该类地层采用MJS工法对小净距既有运营线路进行水平预加固,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20  软土地铁隧道沉降治理效果评估
    顾歆甜
    2018(6):129-134.
    [摘要](3) [HTML](0) [PDF 672.92 K](33)
    摘要:
    基于某地铁隧道沉降治理过程中的实测数据,研究沉降治理效果评估方法。首先利用3次样条曲线插值法对隧道沉降监测点数据拟合,计算出累计沉降的曲率半径;然后以等效轴向刚度模型为基础,推导出盾构管片接头环缝张开量和纵向连接螺栓受力情况。通过理论计算对治理后隧道结构健康状态作出评估,全面分析隧道沉降治理效果,为后期运营维护提供依据。
    21  互操作在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应用架构设计
    张劭阳,刘浩然,王 丹
    2018(6):135-139.
    [摘要](0) [HTML](0) [PDF 537.13 K](36)
    摘要:
    首先阐述互操作技术来源及发展,研究互操作技术的应用需求及基础,同时以“技术为基础、功能为需求、管理为目标”的原则,对互操作技术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的可行性进行论证。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及信息化管理现状,基于架构设计的逻辑结构,利用分层结构及对各层含义的诠释,构建城市轨道交通互操作技术应用架构,为互操作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提供参考。
    22  基于UIC406的移动闭塞模式下越江段列车运行
    鲁秋子
    2018(6):140-144.
    [摘要](0) [HTML](0) [PDF 530.51 K](38)
    摘要:
    从信号系统控制列车的角度研究如何减小列车在越江区间的最小追踪间隔问题,以提高长大越江区间线路通过能力。首先,介绍移动闭塞模式下列车通过越江区间的运行方式,信号系统需保证线路正常运营,越江段区间风井之间仅有1列车运行;其次,结合列车运行特点,参考UIC406能力分析方法推算出移动闭塞模式下列车在越江区间内最小追踪间隔的计算模型,得出最小追踪间隔与列车在越江区间中运行速度之间的函数关系;然后,通过对所得的函数进行求导,推算出列车在区间中的最高运行速度、接近速度的取值及对最小追踪间隔的影响,并求得函数的极小值;最后,通过仿真软件验证计算模型的合理性并提出信号控制列车的优化方案。
    23  换乘站火灾报警及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黄永波
    2018(6):145-149.
    [摘要](4) [HTML](0) [PDF 671.87 K](26)
    摘要: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换乘车站相关各线路建设时序的不同,对换乘车站的类型进行划分,并从系统运行可靠性、系统投资经济性、运营管理便利性等方面,对换乘车站中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按线路分设和合设两种不同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不同类型的换乘车站中各系统的建议设置方案,即建设时序相隔较近时,宜采用合设的方案,而建设时序相隔较远时,宜采用分设的方案.
    24  北美轨道交通市场PTC系统
    王开强
    2018(6):150-153.
    [摘要](0) [HTML](0) [PDF 1016.70 K](31)
    摘要:
    对北美市场主动列车控制(positive train control,PTC)系统进行简要概述,包括市场背景介绍、系统需求和功能描述,通用系统架构定义等;另外,介绍目前的美国市场主流产品和供应商,重点介绍ACSES和I-ETMS两种产品以及不同的技术发展线路;基于美国轨道交通协议于2017年底发布的统计数据,介绍PTC系统目前的市场应用情况以及发展前景;最后,对比PTC、CBTC和ETCS不同的技术标准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并参考主流商业产品提出产品商业化的思路。
    25  《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在地下车站适用性研究
    江 琴
    2018(6):154-158.
    [摘要](1) [HTML](0) [PDF 813.66 K](33)
    摘要:
    对《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及《地铁设计规范》中地下车站室外消防给水系统设计、室外消火栓及消防泵房设置等相关条款进行对比,分析地铁工程室外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量取值标准、室外消火栓设置位置及数量、消防泵房设置位置等方面按《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设计在工程实施上存在的难度。列举国内各地轨道交通单水源条件下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在室外消防水池、消防泵组及市政消火栓设置方面采取的多种组合设计方案,同时以中南某城市轨道交通为例,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通过对轨道交通消防给水系统既有设计方案的总结分析,提出轨道交通消火栓系统设计应根据地铁工程特点,结合消防实际救援,采取最优设计方案。

    当期目录


    年第卷第

    文章目录

    过刊浏览

    年份

    刊期

    浏览排行

    引用排行

    下载排行